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一行赴蓉推进市校合作工作
12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一行赴蓉推进市校合作工作,并与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等领导就深化成都市与上海交通大学有关项目合作进行了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公室、地方研究院管理处等主要负责人陪同交流。   上午,成都市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大合作项目揭牌暨签约仪式在成都天府新城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成都市副市长程伟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出席活动并致辞,成都市科技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新都区,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公室、地方研究院管理处、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在蓉孵化项目、合作企业等负责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程伟副市长和朱新远副校长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天府科技园、成都高端数控制造装备研究院揭牌。   在项目签约环节,上海交大科技园、成都技转孵化、天府新区科创投、辰飞智匠、中久防务、帕诺米克、成都科服集团、中国电建金具等企业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程伟副市长、朱新远副校长,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新都区、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地方研究院管理处负责人共同见证签约。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天府科技园和成都高端数控制造装备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推进情况;四川帕诺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英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代表项目合作方介绍了项目情况。 成都市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是双方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揭牌暨签约活动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研究生培养基地等项目落户成都,为双方深化合作再添新成果,也为成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源动力。    
2021.12.18
喜报~ “双碳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决策公共服务平台”荣获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一等奖
12月9日-10日,由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达州市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达州举行。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项目拓展部参与研发的“双碳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决策公共服务平台”,荣获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生态环境碳中和赛道一等奖。 作为数字赛事的新标杆,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今年6月启动,历时180余天,吸引了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大数据行业的顶尖“数据侠”参赛,挖掘了一批高价值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和产品,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了数字创新人才的交流平台。12月9日上午九点,生态环境碳中和赛道、天府健康通赛道、文旅大数据应用赛道和信用创新应用赛道,共计24支决赛团队通过现场答辩和线上远程答辩的方式展开了角逐,最终名次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颁奖典礼上揭晓。 此次生态环境碳中和赛道旨在引导参赛者围绕政府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利用多种开放数据资源针对性解决四川省当地需要解决的难点及痛点,推动社会进步,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由核工业西南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国家电投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大学共同研发的“双碳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决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时空数据融合、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多智能体代理等技术,在自动、智能、全面分析碳核查、碳收支、碳安全等关键指标的基础上,为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提供专业、合理的辅助决策。以“精准碳分析,合理碳决策”为特色,构建省市县各级行政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是四川省和上海交通大学省校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凝聚各方资源,对四川创新创造、产业升级、科技与产业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促进四川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将以荣获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年)生态环境碳中和赛道一等奖为契机,源源不断为四川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助力四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2.14
科技盛宴来袭 | 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及应用讲坛在天府新区举行
  讲坛启幕   讲坛在天府英才中心举行 12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主办,中国核动力院上海研究中心协办的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及应用讲坛在四川成都天府英才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了中国核动力院、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先进核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专题报告,并就先进核能、“华龙一号”、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讲坛共吸引了120余名来自省内科研院所、企业的同行朋友和五湖四海的先进核能爱好者参加,参会人员反响热烈。   讲坛现场 本次讲坛得到省、市、区等有相关科技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来自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和同志出席了本次讲坛。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副院长刘钢莅临讲坛并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副院长刘钢致辞 嘉宾分享 四位来自先进核能领域的行业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分享,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先进核能领域在产学研用方面的科技盛宴。 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分享了《先进核能:华龙一号科研及工程进展》的主题报告,“华龙一号”是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也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刘总设计师对自身主持设计“华龙一号”期间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的具体事例进行了生动分享,让参会人员对“华龙一号”的技术发展历程、中国核动力院的研发情况和主要技术特点、先进核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了直观的了解。   中国核动力院反应堆结构设计研究室副主任余志伟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核工业领域的应用综述》的主题报告,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空间和优势、智能核用机器人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给核能领域带来的变化和便利等知识,带领参会人员感受了人工智能与先进核能擦出的奇妙火花。   中国核动力院设计所核燃料元件设计研究室副主任张林分享了《核燃料组件研发中的软件仿真技术应用》的主题报告,他围绕核燃料国内外形势、先进燃料组件研发、格架研发中的软件仿真等方面,对核燃料组件研发中的软件仿真技术应用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先进核能背景下的头脑风暴。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林萌分享了《数字技术与核能工业技术结合应用的回顾与畅想》,他带领参会人员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回顾、数字化应用实践案例、基于仿真的核能数字化畅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嘉宾论坛   嘉宾讨论环节,在场嘉宾围绕当前人工智能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中国核能的技术优势、MBSE系统设计方法在核电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并与现场参与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将活动推向高潮。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是四川省和上海交通大学省校合作的重要载体,聚焦新信息技术、先进材料与智造、生态健康三大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建设的数字技术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主要是推进上海交大核科学领域的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和落地,重点在虚拟仿真、可靠性分析、应用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算法及测试设备、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助力地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本次举办的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及应用讲坛,旨在搭建交流和沟通平台,分享先进核能技术发展成果,为核能发展和应用助力献策。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也期待与地方各单位携手合作,共同推进核科学技术加快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技术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2021.12.12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党支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12月3日下午,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召开党支部会议,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博主持会议,研究院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   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成为我们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会上,全体党员首先观看了《赶考路》和《科创新川渝》两部微视频,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随后,王博书记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起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两个确立”等方面向大家分享传达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他希望大家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并对研究院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突出主业学,在历史的关键点,研究院要扎实推进和完善成果转化、科研集聚、人才培育、资本服务、国际交流等五大功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核心任务;二是要领导引领学,积极发挥研究院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员领导同志要先学,从而引领其员工参与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三是要创新模式学,通过集中与分散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等形式,加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的广度、深度和密度,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四是有机结合学,研究院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又要注意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加强统筹,搞好协调,努力推动研究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21.12.06
前沿探索|上海交通大学仿生亲和技术研发平台
李荣秀教授,仿生亲和分离纯化(Biomimetic affinity purification)领域著名学者,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担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 “生物技术新药中试放大及分离纯化技术平台”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药学会生物技术与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荣秀团队深入研究可用于抗体药物规模纯化的仿生亲和分离纯化技术,研究成果获得美国、英国和南非等国际专利三项,研究论文发表于顶级科技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相关成果已被加拿大上市公司ProMetic Life Sciences Inc商业化应用(商品名:MAbsorbents)。 技术能力 亲和层析是液相层析方法中选择性和通用性最好的技术。依赖于蛋白及其配体的可逆性定点结合,如激素与其受体,酶与其底物,抗体与抗原等,利用这种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将相互作用物质中的一相(亲和配基)固定到柱子上作为固定相进行亲和层析。通过亲和配基的选择性吸附,将目标蛋白从复杂组分中洗脱出来。洗脱方法根据目标蛋白和配基相互作用的性质而定。 李荣秀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了仿生亲和技术平台,可用于研发从血浆直接提取微量蛋白,提高血浆蛋白小制品收率的亲和层析工艺。如生产抗凝血酶Ⅲ、α1—抗胰蛋白酶、纤维结合蛋白、α2—巨球蛋白、高纯FⅨ、FⅧ、FⅩ、FⅡ、C-1-esterase  inhibitor、Activated  Protein  C以及多种特免丙球品种。 市场前景 生物工程药物包括生长因子类药物、细胞因子类药物、治疗性酶类药物、治疗性毒素药物、可溶性受体/拮抗剂药物和抗体类药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全球生物工程药物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20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9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2020年全球生物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占全球医药市场总规模12988 亿美元的近23%。生物工程药物的制造成本可高达销售价格的20—25%,制造成本可大致平均到细胞培养工段、纯化工段和保障工段,各约1/3。其中细胞培养滴度已提高到10—15g/L,下游纯化工段步骤、收率和原材料成本正变为主要成本因素。 在常用分离纯化方法中,亲和层析效率最高,但是传统亲和技术存在成本昂贵、循环寿命短、无法耐受在线去热源、清洁和消毒,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等缺点。高效仿生亲和纯化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过程经济性好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仿生亲和纯化介质的关键是亲和配体研制。李荣秀老师团队通过研究蛋白的3D结构,发现表面潜在的结合位点,进行数据库搜寻和分子设计,确定配体分子的结构。根据天然受体、抑制剂和计算机设计的中间分子结构信息,测定配体的结合性质,构建配体组合化学库;并针对特定目标产物构建用途专一的组合化学库,对配体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优化。团队研究路线见下图:   亲和配体研究路线  案例分享 研发成果案例一:抗体药物仿生亲和纯化介质 团队研制的抗体仿生亲和纯化介质一步纯化纯度可高达97%、收率达到90%、最大静态吸附量高达87mg/mL,可适用于血清样品、单克隆细胞培养上清等多种样品的抗体纯化。   仿生亲和介质与蛋白A介质区别对照表 研发成果案例二:白蛋白仿生亲和纯化 白蛋白仿生亲和纯化介质可用于任何含白蛋白的原料,例如人血浆、动物血浆、基因工程表达产物、低温乙醇生产工艺中含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中间产物、细胞和动物反应器表达的人白蛋白的发酵液、细胞培养液等。一步纯化纯度>99%,回收率>85%。   RP—HPLC测定白蛋白洗脱液纯度 欢迎有仿生亲和分离纯化技术需求的血液制品企业、生物医药企业洽谈合作,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委托开发、联合开发、技术授权、技术转让等。 联系人:何杰     联系电话:18683683573  
2021.11.18
苦练内功 | 全院开展深度行业专题业务培训
为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全院员工行业研究意识和技能,加强在业务开展中对合作项目和客户需求的理解,11月5日下午,研究院邀请国泰君安证券四川分公司研究部总经理张灏源及研究员张绪扬到院,开展了主题为《深度行业研究框架分享——以面板行业为例》的专题培训。   培训会现场 首先,张灏源从宏观、行业和企业入手,讲解了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层层递进关系,行业研究作为中观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目的在于找到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这也是研究院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要针对项目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匹配合适的资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从行业历史与政策、行业特殊性、市场情况、发展趋势、产业链等5大方面阐述了对具体行业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最终综合提炼出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   培训课件 商业模式是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支撑,张灏源以“树叶、树干及树根”的形象比喻展示了商业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将企业运营方式、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实现盈利的路径及现金流等重要因素进行了解释,并用“企业家模式与商人模式”、“直营模式与加盟模式”两个案例具体阐述不同商业模式最终带来的不同企业运营成效。   培训课件 随后,张绪扬研究员以面板行业为案例,分享了我国该行业的发展历史、产业特征、产业链、供需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以成都地区面板行业为具体落脚点分享了研究成果。 未来研究院还将继续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进一步营造研究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员工全面发展。重庆研究院同事通过线上接入方式参与此次培训。  
2021.11.09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管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11月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管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隆重召开。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成都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邱旭东,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出席会议。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管委会新经济局、财政金融局、审计局、科创和人才局,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科技园有限公司、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四川研究院等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财务计划处等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远程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处长、四川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兵汇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提请审议了有关研究院发展的重要事项,审议议题获得与会人员一致通过。 奚立峰校长致辞 奚立峰副校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感谢四川省、成都市以及天府新区对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的支持,充分肯定了四川研究院在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并对四川研究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好上海交大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作用,一方面服务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科学研究创造最大转化价值,另一方面要服务地方的经济发展,以科研成果落地带动地方的创新驱动;二是要加快推进上海交大成都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上海交大在四川重大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服务和支撑工作,打造校地合作的新亮点、新典范;三是要加快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交大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资源助力地方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地方发展;四是要进一步抓好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队伍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深化合作,进一步争取各方支持,为研究院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邱旭东副书记讲话 邱旭东副书记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成立以来取得的各项成绩,他指出目前天府新区面临很多发展机遇,要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作为区域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定位,发挥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能够通过自身平台优势在项目转化、人才培养、产业落地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促进校地合作可持续发展;二是希望四川研究院以落实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园、研究生培养基地、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三大项目协议为契机,抓好项目落地落实;三是希望上海交大引入更多优质资源,让天府新区成为上海交大在西部地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以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为支撑点,推动上海交大和天府新区进一步的深化合作。   奚立峰校长新都调研 下午,奚立峰副校长一行到成都市新都区调研,与新都区王忠诚区长、贺凯丰副区长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就高端数控制造装备研究院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沟通,就下一步加快推进有关项目建设达成了共识。 座谈会后,奚立峰副校长一行参观了新都城市会客厅,调研了成都永峰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科技园有限公司、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四川研究院等有关负责人陪同参观调研。
2021.11.05
助力成都建成“国际会展之都”| 成都市“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由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博览局主办,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承办的成都市“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专题培训班于7月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圆满结业,这是全国首个以“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为主题的城市主体异地培训班。成都市贸促会会长、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赋,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副院长顾顺超等出席结业仪式。 高起点谋划,聚焦生态圈建设全面提能增智 此次培训部打破会展主管部门单独组织行业培训的常规模式,在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博览局的指导下开展培训,将人才培训做深做实。培训班组织成都市级相关产业部门、区(市)县会展主管部门、产业功能区、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54人前往国际会展头部城市上海进行学习,对标先进找进步空间。我们精心设计课程,配强师资力量,邀请原UFI(国际展览业协会)主席陈先进等行业翘楚进行授课,选取上海国家会展中心、G60科创走廊、云上会展有限公司作为现场教学点,使学员从会展专业载体、科创产业园区与会展科技企业多角度了解先进城市会展业发展情况。 高质量教学,推动多元主体学员会展理论提升 为加强规范管理,培训班严格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确保有学必有样,有学必有得。针对学员层次结构复杂,授课专家分别从会展业发展脉络、会展主体培育、会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会展产业链实现路径、城市会展品牌塑造、会展业发展宏观形势与四川对策等方面作为理论培训主题,为学员全面系统梳理会展经济生态体系。培训班紧贴会展发展新模式,选取阿里巴巴与上海市贸促会合资数字会展公司—云上会展作为现场教学点,介绍云会展以及双线融合会展最新发展动态,启发学员思考会展经济新业态。 参访国家会展中心   参访云上会展有限公司 高效率研讨,实现理论实践互动交锋成果转化 根据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主题与各培训单位在产业生态圈的职能预先设计研讨问题,分别从会展与产业相互赋能、区(市)县成为高品质展会“策源地”、会展主体参与产业功能区建设及对标先进城市等方面引导学员思考,让学员带着问题培训,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积极为成都会展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目标与思路,指导日后会展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小组研讨 结业典礼 结业合影
2021.07.27
为四川创新创造、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