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四川省科技厅吴群刚厅长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工作
  12月11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吴群刚厅长一行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并对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相关工作,副厅长陈学华、遂宁市副市长许文强以及成都市、乐山市和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地方合作办公室、地方研究院管理处以及有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   吴群刚厅长一行首先现场调研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公司,了解了相关方面的前沿成果和最新技术,并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详细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以及学校在127年的发展历史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随后,吴群刚厅长一行出席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对接交流会,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技术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员张斌介绍了航发燃烧流场CFD仿真设计软件项目、航发燃烧流场激光诊断关键技术项目,围绕非接触测量技术、发动机湍流燃烧关键核心技术、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先进性和挑战性等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员王全保介绍了《空天未来技术中心项目》,围绕智能航空测试验证项目、目标识别项目、空间操控与对抗项目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贺益君介绍了《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载能化学品柔性生产项目》,围绕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氢-甲醇柔性生产系统实验室、微流控光电耦合催化CO2还原系统实验室、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工艺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进行了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肖文德介绍了《氨法脱硫超净技术项目》、《钠离子电池关键负极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围绕钠离子电池关键负极材料的优势、产业化研究和开发,氨法脱硫超净技术的优势和前景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钱良介绍了《高精度未来无线网的家庭算力网络》,围绕未来网络家庭化服务概念、在家庭算力场景的部署、在川合作模式和亮点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朱新远副校长首先对吴群刚厅长一行莅临学校指导调研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四川省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基础深厚,特别是四川研究院成立后,双方在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下一步希望双方能围绕国家战略的研发和工程实践、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培育、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共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吴群刚厅长感谢了上海交大长期以来对四川科技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四川与上海交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基础扎实、前景广阔、成果可喜。四川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发挥纽带作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上海交大在川对接前沿科技和企业需求服好务,加大力度支持上海交大在川的科技合作项目,同时在申报科技奖项、人才项目方面进一步配套支持,促进更多上海交大科技成果在川转移转化,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2023.12.13
校领导赴四川考察交流,推进省校合作工作
  11月21日至23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赴四川考察交流,推进省校合作工作。在川期间,杨振斌与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曹立军,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等领导进行了交流,分别出席上海交大与成都、绵阳市校合作协议签约活动,应邀出席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式、2023世界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博览会开幕式等活动,走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副校长朱新远、党委组等出席相关活动。   在成都期间,杨振斌与施小琳进行了座谈交流。   施小琳代表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杨振斌一行来蓉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上海交大与成都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20年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以来,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等需求强烈,希望双方深化市校合作,发挥上海交大智力、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市校双方协同发展。   杨振斌对成都市一直以来支持上海交大在蓉成果转化、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在蓉的创新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市校双方第一轮合作成果丰硕,上海交大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与成都市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继续支持建好四川研究院,发挥其资源集聚作用,不断推动更多学校科研成果在蓉的转化落地,助力成都高质量发展,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大发展。   座谈会后,双方共同见证上海交大和成都市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根据此次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决策咨询和干部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空天未来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控制系统与工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双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等5个高能级研究平台,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并组建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二期,共同推动市校合作迈上新台阶。   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杜海波,成都市委常委鲜荣生,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等参加签约活动。   在绵阳期间,杨振斌与曹立军、绵阳市市长李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邱勇等领导进行座谈,共同见证了绵阳市与上海交大合作签约活动。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重大科学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更多前沿技术汇聚、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杨振斌、林书成等共同出席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承办的2023世界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博览会开幕式。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学会、国家文物局、中国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部分国家驻成都领事馆代表及海内外专家学者等百余名嘉宾共同出席。   杨振斌应邀出席了以“科技引领·创新转化·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式。   上海交大党委组织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地方合作办、地方研究院管理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巴黎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大学科技园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相关活动。  
2023.11.29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蔡竞组长一行到我院开展专题调研
  11月3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蔡竞组长带领来自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委员和专家到我院开展专题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院长徐兵、执行院长王博以及各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研究院展厅,执行院长王博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具体情况以及我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效。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我院入孵项目——四川帕诺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科研平台——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参观了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两个团队的研发运营情况,并对团队立足四川、服务四川给予了充分肯定。   座谈交流会上,执行院长王博对研究院秉持“地方有需求、交大有能力”的初心,整合科研、人才、载体、资本等要素服务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川渝双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进行了项目介绍,该项目依托四川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禀赋,建设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氢-甲醇柔性生产系统实验室、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工艺实验室等实验平台,创新“水+风+光+氢+储+工业化学品”多能互补一体化应用模式,为保障四川能源稳定供应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与会专家在沟通和交流环节表示,四川研究院引入上海交大先进科技和人才资源,在整合“技术-市场-开发”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四川研究院能进一步与四川本土高校和企业整合资源,合力推动四川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徐兵院长首先在发言中感谢了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长期以来对研究院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借此平台与四川的企业和高校搭建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推动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的产学研协同体系,为四川科技产业发展贡献交大力量和智慧。   蔡竞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研究院落地建设以来的发展成效以及对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并希望研究院深层次挖掘与域内高校和企业的契合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同提升四川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徐兵院长首先对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长期以来对研究院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并希望与四川的企业和高校搭建更广阔的的合作空间,推动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的产学研协同体系,为四川科技产业发展贡献交大力量和智慧。
2023.11.03
党建风采 |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党支部开展“厚植清廉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主题党日活动
厚植清廉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 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准则为镜,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将廉洁自律意识融入研究院党建工作和员工发展各个环节,不断夯实研究院廉洁之基。10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党支部开展“厚植清廉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和各中心(基地、平台、孵化团队)入党积极分子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四川省金堂监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通过听取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狱警的《自由的边界》主题宣讲、视频观看监舍实时情况等方式,现场感受了服刑人员的忏悔和失去自由的痛苦。大家纷纷表示,活动现场让人备受震慑,引起了内心强烈的反思,不仅警醒大家要从中深刻吸取教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守法律和纪律底线,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永葆清廉本色。   ​随后,党支部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知识问答,在场人员都踊跃参与其中。活动检验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同时提升了大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为研究院支部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良好氛围。    ​最后,研究院党支部还开展了飞盘嘉年华活动,以小组竞技的方式促进各团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3.10.27
四川省科技厅陈学华副厅长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工作
  10月1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陈学华副厅长一行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并对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事项,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地方合作办公室、地方研究院管理处以及有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有关调研活动。     陈学华副厅长一行首先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详细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以及学校在127年的发展历史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随后,陈学华副厅长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进行了座谈。双方对近年来四川省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进一步加深双方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范围,发挥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接着,陈学华副厅长一行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席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对接交流会。   交流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曾小勤院长首先热烈欢迎陈学华副厅长一行莅临上海交通大学指导工作,并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广,与四川省的产业发展契合点多,契合度高,学校将把更多的优质创新成果和人才智力资源布局到四川,积极寻求深度合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项目介绍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贺益君介绍了《川渝双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项目》,围绕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氢-甲醇柔性生产系统实验室、微流控光电耦合催化CO2还原系统实验室、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工艺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进行了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钟圣怡介绍了《中子科学联合实验室项目》,从实验室中子大科学装置建设背景到中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列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员王全保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空天中心平台》,围绕智能航空测试验证项目、目标识别项目、空间操控与对抗项目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阎威武副教授介绍了《工业控制和网络安全项目》,从安全PLC可编程控制器、安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逆向技术的使用等技术方向分享了项目落地规划。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征介绍了《通用机器人创新中心项目》,分别从智库与生态协同、创新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的三类业务和军民融合、工业互联与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生活的四大方向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院长助理范志伟介绍了《工业石膏制酸联产水泥技术》项目,围绕石膏制酸技术发展现状,传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团队创新成果能达到的综合能耗降低和产品成本降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项目情况介绍后,省校双方围绕全面拓展合作空间、为科技成果积极寻找应用场景,尽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最后,陈学华副厅长在讲话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是四川省首批省校合作单位,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一大批科研设施平台在川建设、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川转化、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川聚集,合作成果丰硕。下一步希望双方持续做好省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供需对接,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科技成果域内转化的效率和比重,同时以高标准建设省校合作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让上海交通大学的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2023.10.17
研究院先进材料项目参加“创客中国”获佳绩
  近日,第八届“创客中国”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先进材料”专题预选赛在西部氢能产业园圆满落幕。预选赛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财政厅主办,四川省节能协会、成都智慧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西部氢能产业园)承办,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协办。   本次预选赛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路演的方式进行,围绕项目基本情况、技术优势、团队配置等方面进行展示,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的4个先进材料参赛项目中“本征安全硫基储能电池项目”荣获创客组二等奖;“废轮胎橡胶的浅度裂解技术项目”“钠离子电池关键负极材料的产业化研究和开发项目”“光伏/光热型气枕式公共建筑体系项目”荣获创客组优秀奖。 获奖项目简介: 1、本征安全硫基储能电池项目: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久林老师领衔,团队长期致力于关键材料研制与硫基电池开发,在硫正极材料、低成本水性粘接剂、本征安全电解质、长寿命负极以及硫基电池器件和加工技术等全链条取得了众多原创性研究成果。 2、废轮胎橡胶的浅度裂解技术项目: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仕峰老师领衔,团队在理论和工程上建立了一套废旧橡塑绿色节能的合成改性沥青的原理和方法,制备超粘结改性沥青材料,并建立中试示范线,实现稳定化工程应用。 3、钠离子电池关键负极材料的产业化研究和开发项目: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陈招老师领衔,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肖文德老师任项目技术顾问,本项目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高分子基硬碳路线,技术路线简单可控,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高分子基硬碳路线的高成本问题,为高分子基硬碳路线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行性。 4、光伏/光热型气枕式公共建筑体系项目: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胡建辉老师领衔,项目团队围绕建筑领域的低碳转型,聚焦公共建筑的光伏转型路径,通过引入新结构和新概念,研发了自适应光伏光热 (PVT) 公共建筑体系,大幅提高了太阳能的电- 热转化效率,为我国(PVT)公共建筑体系的理论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国家和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等,并受邀参展 2023 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欢迎有新材料方向技术或成果转化需求的单位和企业洽谈合作。   联系人:   张老师:17608062442   喻老师:15108341652  
2023.09.12
入孵企业融资盘点 |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产业化体系四家公司实现后续融资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与四川省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自2018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一直秉持“以应用研发与成果转化为核心,面向重点需求,服务重点企业”的方针,为技术转化寻找应用场景,坚持产业孵化和全面赋能相结合,助力孵化项目和企业发展。研究院积极建设具有交大特色的资本生态圈,牵头组建首期规模1.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打造集技术转移转化、研发平台、产业聚集和创新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园。孵化科技型企业50家,累计产值逾5亿元,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今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产业化体系共有四家公司实现后续融资。 九天画芯   近日,我院孵化企业成都九天画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天画芯”)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千万元,估值超1亿元,用于FSHD光机性能进一步优化和量产。   九天画芯是我院成功孵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企业。自2019年入驻,3年内申报和积累了逾60项国内外专利,实现产值数千万元。公司通过自研底层驱动芯片,在大幅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完美实现家用投影仪原生4K显示功能,提升了家用投影仪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关键性能参数。2022年,我院全资子公司四川交蓉思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交蓉科技”)向九天画芯提供天使投资资金数百万元,助力其“从0到1”的发展。 墨酷创新   近日,我院入孵企业四川墨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墨酷创新”)在天府海创园注册成立,完成首轮融资1500万元。主要业务为提供基于高性能硬件和SaaS智能云中心平台的一站式家庭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墨酷创新核心创始人为漆一宏教授和于伟先生(信维通信创始人之一),核心团队长期从事射频、微波通信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漆一宏教授系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2023年,我院全资子公司交蓉科技战略入股墨酷创新,牵引双方产业协同。同时,墨酷创新将成立实验室,由我院为其提供申请人才计划申请、纵向课题申报、横向合作、产品推广、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孵化支持服务,促进团队更多先进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诺米代谢   近日,我院入孵企业四川帕诺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帕诺米克”)母公司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诺米代谢”)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控股领投,领军创投跟投,老股东元生创投继续追加投资。   诺米代谢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代谢组学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批开展代谢组学临床应用的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全靶代谢组、空间代谢组、风味代谢组等技术平台,现已搭建了基于质谱定量技术的代谢组学平台。截至目前,基于自身完整的样品预处理平台、高分辨率质谱平台、海量代谢物库与核心匹配算法、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数据分析系统BioDeepTM,诺米代谢已为国内外400余家科研院所、300余家三甲医院以及食品与制药企业提供代谢组学服务。   我院通过“科研+载体+投资+项目”的形式与诺米代谢形成全方位合作关系。2022年1月,研究院全资子公司交蓉科技出资数百万元投资诺米代谢的西南总部公司——四川帕诺米克。我院除为四川帕诺米克提供孵化场地外,还积极协助公司拓展市场,为其对接了华西医院、泸州老窖、眉山泡菜研究院等客户,助力企业高速发展。 适宇智能   近日,我院入孵企业成都适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适宇智能”)母公司上海适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适宇科技”),宣布完成近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博世旗下市场化投资平台博原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充团队,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和业务扩张。   适宇科技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节约每一焦耳能量,业务涵盖空调、热泵、热管理以及基于云的数据系统和控制算法等方向。适宇科技团队核心成员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在新一代电动压缩机、CO2环保制冷剂系统、能流一体等前沿技术上一直与交大硕博科研团队进行着深度的生态合作。目前,公司与理想、小鹏、一汽、广汽、岚图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2022年,我院与适宇科技开展合作,引进其在天府新区设立子公司适宇智能,为其提供产业孵化服务和全面赋能。   此外,研究院入孵企业中还涌现了不少快速成长的优质企业,如御刃科技(与军事训练相关的智能光电产品)、耐视特(工业智能网关、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规格智慧生物(天然产物提取与销售)等,研究院将继续建设具有交大特色的资本生态圈,为优质企业投融资赋能。
2023.09.06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联培基地2022级研究生入驻暨合作企业授牌活动顺利举行
8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举行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2022级研究生入驻欢迎暨合作企业授牌活动,为研究生在川科研生活开启序章。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许晓夫,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创新能力处处长肖民,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院长徐兵,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郑雨涵,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叶坚,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顺超,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工程师蒲黎明,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李诚,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院长卢杨利、运营管理部长陈锦锐,华为云技术创新部成都地域主管徐然,智远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毅等出席会议。 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博主持。 许晓夫副处长热烈欢迎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作为省校合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了架起两地人才培养桥梁、推动人才良性互动的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四川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希望同学们在川学习期间,能在学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实践中培养起坚韧的品质,将自身前途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 郑雨涵老师代表研究生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对四川研究院的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四川研究院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叮嘱联培研究生珍惜在平台学习的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向行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请教,遇到任何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希望同学们通过在川的一年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未来成为能解决行业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卓越人才。 徐兵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四川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推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研究生联培基地是四川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人才支撑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四川研究院将继续推进联培基地高质量建设,加强与各联培企业的深度合作,也希望同学们珍惜联培时光,熟悉成都,爱上成都,最终留在成都,为成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顾顺超副院长介绍了四川联培基地的建设情况,从基地建设背景、办公学习环境及周边配套等多个方面让同学们对联培生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安庆龙教授作为联合培养校内导师代表讲话,他表示会与四川联培基地一起从课程、培养、管理三个方面全面推进基地建设,共同努力将同学们培养成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活动现场各企业代表上台接受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合作企业授牌并合影。 随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工程师蒲黎明,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李诚,华为云技术创新部成都地域主管徐然,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院长卢杨利分别从产业应用的视角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待和欢迎。 蒲黎明介绍道,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天然气地面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单位。近年来,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围绕科技攻关,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基础与深厚友谊。欢迎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加入,一起攀登科技研发的技术高峰,共同推动学校工程硕士培养和企业科研能力建设双向提升。 李诚回顾了四川长虹与四川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以来的各项深度合作,不仅成立了宽带网络联合实验室,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还开展了面向通信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等。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升华,公司非常重视此次双方首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希望同学们通过联合培养,成长为“能够提笔也能够拿枪的战士”。 徐然谈到,2019 年 7 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天看到在座同学们青春的面孔,就回想起与大家初见时的场景。华为云非常重视公司内部行业导师的遴选,入选的导师们都经验丰富,更有来自领域内首席专家架构师,大家将共同为联培研究生的学习深造保驾护航。 卢杨利表示,远大蜀阳拥有全球一流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开发平台,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血液制品专家队伍。未来将与四川研究院一起,围绕行业的技术需求,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发现和创新。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周志伟作学生代表发言,与大家分享了面对新起点的梦想与期待。 最后,入驻研究生们与参会嘉宾合影,正式拉开2022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在川联培序幕。  
2023.08.30
为四川创新创造、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